金融府
时间:2021-6-1 来源: 作者: 阅读:
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有词云:“庭院深深深几许,杨柳堆烟,帘幕无重数。玉勒雕鞍游冶处,楼高不见章台路。”这是中国对府邸文化最深刻、也是最抒情的描绘。千百年来,中国人对于“家”的浓情就寄托在这“庭院深深”之中,多少兴衰离合的故事也都发生在这飞檐斗拱之下。“府邸”,不仅是文化的延伸,亦是国人情结的载体。
那么,中国人“府邸”情结的根在哪里?
溯源而上,不论故宫这种多重院落合围而成的宫殿群,还是恭王府这种五进式王府,乃至传统的江南富贾的住宅,都采用了“进式”布局。由内而外,按功能需要将空间划分为“公共、半私密、私密”等多个层级。这不仅是主人身份或者社会规则的需要,也是长久以来中国人对于生活功能区域划分的深刻理解。
古代的府邸同现代的住区一样,都是坐北朝南,中轴对称。所谓的“进”等同于现在的“进深”,沿着府门向内,直到走到府邸的后墙为止,依次排列着几道门庭,就是几进。
中国人认为单数为阳,是吉兆,建筑的进数也必须为单数,具体分为一进、三进、五进、七进、九进等5个等级,一进为普通民宅,三进是品级府邸,五进住皇亲国戚,而九进则只有九五之尊的皇帝才能拥有。五进以上就已经是王府世家标准了。
同中国府邸的“多进礼序”规划不谋而合,欧式宫廷园林整体空间也以规则和中轴对称为基础,通过多层级布局、点线结合等方式突显权威和礼序。
以世界最大的宫廷园林之一、欧式宫廷和园林的代表作“凡尔赛宫”为例:整体呈中轴线式布局,同时采用了多级有序的规划理念,突显等级森严的秩序美感,局部通过体量等形式对比强调主从关系,细节上复杂的重复强调韵律美感、同时又有微差的艺术变幻。为了增加空间感和丰富性,以皇家星形广场为中心的道路呈放射状铺开。
▲蓝天白云下的法国凡尔赛宫
凡尔赛宫园林以线为纵深,以线上的点为中心进行发散。前广场突显开阔,宫廷用巨大的体量突显威严壮阔,园林则结合休闲、精致等日常生活、审美需求进行艺术化构图。
凡尔赛宫从南至北,分为三大板块。最南面是橘园和人工湖,景观理念呈现开放性,呈现视野壮阔的场面;由此相北,紧接着是刺绣花园,然后是一条林荫大路,之后是著名的大水池和海神喷泉;最北面的园林是被密林包围的各种花坛(包括组合花坛、分区花坛、柑桔花坛等),突显内向性的私密原则。
▲凡尔赛宫平面图
上篇:
下篇: